清修纳言

蔺苏再战一百年

【蔺苏AU】Air 番外五<上>

 番外五

 

“藏锋”是大梁军事频道收视率最高的一档谈话节目,名为藏锋,顾名思义,是指所藏利刃之锋。

 

军工研发总是处在高度保密之中,伴随着军迷和各路分析人士的漫天脑洞。然而脑洞究竟还是脑洞,真正的核心机密当然不会为人所知。而“藏锋”这档节目正是针对高度关注的武器重工,一旦过了保密期,就第一时间请来参与的当事人讲述背后的故事。虽然真正核心的机密也不可能就这样讲给观众听,节目录制完还要经过军部的严格审核,主要还是以八卦为主。但哪怕是听听八卦,群众也是很乐意的,加之每期节目请到的嘉宾分量都不轻,都属于“传说中”的人物,所以收视率一直居高不下。

 

演播室里,最新一期的节目正在录制当中。

 

两位嘉宾——言豫津与萧庭生,已经整装完毕,和主持人围坐成半圆形,在各式灯光打光板摄像机收音话筒的环绕下准备开始。

 

主持人:“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我猜今天的节目大家一定已经期待非常久了,没错,今天要解密的,正是第一代空天飞机“飞流”的诞生。今天请到的两位重量级嘉宾分别是航空航天第七基地的总师言豫津大校和基地的特级飞行员,试飞中队的队长萧庭生大校,让我们欢迎两位嘉宾的到来!”

 

言豫津:“主持人好,观众朋友们好。”

 

萧庭生:“主持人好,观众朋友们好。”

 

主持人:“今天请到两位真是不容易,感谢两位百忙之中来到我们的节目,言总师,最近在忙些什么,能跟我们的观众透露一下吗?”

 

言豫津(摊手):“啊,这个我不能说啊,我们还是说已经解密的内容吧。”

 

主持人:“好吧好吧,不能太贪心,那就先请言总师给我们介绍一下飞流的故事吧。”

 

言豫津:“哦,好的。其实我主持研发的型号是飞流3,还没解密呢,今天不能说啊。第一代空天飞机诞生的时候,我还是个小毛头,刚毕业,什么都不懂,只是参与者,真正的设计者是我的老师梅将军和当时航九火箭院的吴院长。”

 

主持人:“哗,好像听到了什么不得了的名字!吴院长是上过我们节目的,可梅总师实在是太低调了,从不接受采访,难得有相关人士做我们的嘉宾,容我插一句题外话,据我所知您是师从国防大学的黎崇教授,怎么,梅总师也是您的老师吗?”

 

言豫津:“是的没错,黎教授是我的博士导师,梅总师其实算是我的师兄,但在后来的工作中,梅总师是那个引我入门的人,虽然没有名分,但他也是我真正意义上的老师。不管是做人做事,专业技术,他都对我影响很大。”

 

主持人:“诶?萧队长也在点头,这是为什么?”

 

萧庭生(笑):“梅总师也是我的老师。”

 

主持人(惊讶):“是吗?可您是飞行员,梅总师是做技术的,怎么也成了您的老师?”

 

萧庭生(有点不好意思):“啊,我的黑历史,真的要在这里说吗?”

 

主持人(鼓励状):“给观众们分享一下吧,大家一定都很想听。”

 

萧庭生:“啊……那好吧。梅总师他虽然是设计者,但并不是不懂飞行的,我们航七的设计--生产--飞行一体化模式就是从梅总师开始的,他要我们每个人都做通才,不能只懂自己那一块。当初我做飞行指挥员的时候,第一次就差点酿成重大事故,至今都是我飞行生涯里的噩梦,后来还是梅总师在塔台手把手带我,我才敢重新拿话筒的。”

 

主持人(眨眨眼):“诶?这个信息量有点大,您是说梅总师在塔台教过您飞行指挥?通才到这个地步吗?我记得飞行指挥员要求……”

 

导演:“卡!跑题了!”

 

驻场军代表审核员黎纲:“最后这句剪了,不许播。”

 

主持人&言豫津&萧庭生:“……”

 

主持人(擦汗):“啊,梅总师真是通才!说回正题,言总师,那么,当时您参与的是飞流的哪一部分工作呢?”

 

言豫津(掰指头算了算):“什么都做吧,主要来说,就是发动机设计和跑腿打杂,给梅总师当助手,什么都做。”

 

主持人:“这样啊,那您也是全程参与了的?一定知道很多事情吧,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研发历程吗?”

 

言豫津:“当然,飞流一开始立项的时候,只是航七和航九自筹经费的一个探索性项目,并没有国家资金支持,加上一开始也挺不顺的,各种失败,失败的原因五花八门,因为没有可以借鉴的实物和文献,只能自己一点点摸索,真的是从零开始,也差一点就归零了。第六次发射失败之后,项目一度停滞,几乎到了要下马的边缘。”

 

主持人:“诶?失败过六次?不过,这也是正常的吧?失败是成功之母嘛。”

 

萧庭生(笑):“可不敢正常,我们航七出品的有人机,首飞从未失败过,更何况是六次呢。”

 

主持人:“这样啊,我问句外行话啊,是不是因为无人机没有人驾驶,所以安全性要求小一些,多摔几次也不要紧?”

 

萧庭生:“从安全角度来说,是这样没错,但是无人机造价一点也不便宜,尤其是一开始的时候,材料都是试出来的,每摔一次都是钱啊,多失败几次,预算就烧光了。”

 

主持人:“原来如此,那后来是怎么解决的呢?”

 

言豫津:“后来梅总师不甘心啊,天天变着法子想怎么挣钱,所有挣外快的法子他都想过了,我们就是从那时候开始也做民品的,甚至给民机做外包,都有。现在我们国产客机上的很多主要配件都是航七出品,梅总师还带着我亲自设计过一些,嗯……具体是什么我不能说。反正那时候靠着民品线挣了不少外快,才让飞流的项目重新上马的。”

 

主持人:“啊,还以为你们都是国家支持财大气粗,没想到还有这么辛酸的发家史。”

 

言豫津:“哈哈,算是吧,加上后来南极星的几个后续改型陆续交付,大批资金回流,才能把飞流的项目继续下去。”

 

主持人:“飞流从立项到发射成功,前后一共用了多长时间呢?”

 

言豫津:“嗯,我算算,大概用了五年多吧。”

 

主持人:“这比第一代南极星还要久了?不过就我们节目过往采访中的项目来看,这已经是非常神速了,是这样吗?”

 

言豫津:“没错,梅总师主持的这两个项目,进展都是非常神速的。”

 

主持人:“这里面有什么秘诀吗?”

 

言豫津(思考了一下):“我觉得没什么秘诀吧,无与伦比的天才和难以想象的辛苦,就是这样。”

 

主持人(笑):“怎么又是灵感加勤奋的标准答案?太官方了。”

 

言豫津(摊手):“实话呀,跟着梅总师那几年,大概是我人生中最充实的一段时间……”

 

萧庭生插话:“是被虐得死去活来吧?”

 

主持人:“有这么夸张?”

 

言豫津(擦汗):“嗯……是这样,不夸张。也不止我一个,大家都这样,被虐习惯了,我们都叫他暴君。”

 

主持人:“是吗?前几期节目里我们采访蔺晨少将的时候,我有幸见过一次梅总师真人,感觉很温文啊,有点难以想象您说的暴君,有什么具体事例吗?您当初是怎么被虐得死去活来的?”

 

言豫津(思考了半天):“血泪史太多了,简直数不过来,嗯,举个例子,给你说说我那时候某一天的全天日程安排,你大概感受一下吧。”

 

主持人:“好呀,让我也感受一下,我猜大概是朝八晚十的作息?”

 

言豫津:“你太天真了……我那时候是梅总师的助理,我的日程基本就是按照他的日程走的。那天从上午8点开始连续安排了7个会议,有飞行计划安排的,有生产的,有设计的,有采购的,有向上级汇报的,有和合作单位视频电话的,总之涉及到所有需要协调的部门。而我的工作就是为以上所有的会议提前准备好材料,和办公室主任做好人员协调,会中做好会议记录,会后把每一个会议的总结材料整理好交给梅总师。头天晚上我就没怎么睡,一直准备材料到最后一刻,然后狂灌了几杯咖啡开始跟会。大概一直开到下午4点左右才结束。然后我有两个小时整理材料的时间,晚间工作餐的时候梅总师会听一下我的总结汇报,大致确定下第二天的日程和要准备的材料,然后我就可以去准备第二天的材料了,继续循环。”

 

主持人:“真是辛苦,连轴转啊,你们都没什么不满吗?”

 

言豫津:“不敢有不满,他比我们更辛苦,那时候正值南极星首飞前夕,他压力大极了,开完会他还要去外场跟当天的验证机试飞,开当天的总结例会,晚上守在风洞主持实验,完善数据,不定到几点,那时候已经快要设计定型了,每天还有成堆的技术文件等着他审阅,他才是最辛苦的,我们可不敢有什么不满。”

 

主持人:“听起来真可怕,这么连轴转,铁人也熬不住吧。”

 

言豫津:“这是工作常态,要是没有突发情况还好,可那阵子还出了点事,梅总师身体也不大好,勉强硬撑着,我每天跟着他都提心吊胆,生怕他什么时候会倒下,最后好歹是撑到了首飞成功,真的是呕心沥血,我这些被虐什么的,真的都不算什么。”

 

主持人:“啊,这种工作作风真是不能提倡啊。”

 

言豫津(莞尔):“是啊,所以后来的项目我们就没那么快的进度了,当然,主要原因还是我少了一点‘无与伦比的天才’。”

 

主持人:“您过谦了。”

 

言豫津:“实话嘛,梅总师主持的两个项目都是迈出了跨时代的第一步,我们后来人还是亦步亦趋,在这个框架里前行的,踩在巨人的肩膀上嘛。”

 

主持人:“哈哈,这个节目快要变成梅总师的个人访谈了,看来他真的对您影响很大。”

 

言豫津:“当然,这有什么不好,我相信你们肯定更想听他的八卦。”

 

驻场军代表审核员黎纲:“咳咳咳。”

 

主持人&言豫津:“……”

 

主持人:“言归正传,来说一说飞流研制过程中您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吧?”

 

言豫津:“那当然是最后一次发射试飞了。”

 

主持人:“最后发射成功的那次吗?”

 

言豫津:“对,当时……”

 

主持人:“好的,下面让我们进一段广告,不要走开,广告过后,我们来一起听听大梁第一代空天飞机的首飞故事。”

 


评论 ( 64 )
热度 ( 212 )
  1. 共1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

© 清修纳言 | Powered by LOFTER